LOST张
![]()
时评丨小城何以拥有“大智慧”?
2家企业入选广东省2025年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2项产品入选2025年第一批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名单,7个省博士工作站聚引高端人才资源,智慧农业焕发勃勃生机……这些亮点充分体现了阳春的科技创新工作成效。阳春没有大城市的丰富资源,但却通过精准定位,在特定科技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
事实证明,小城市亦可有“大智慧”。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阳春如何破局?答案在于聚焦特色、搭建平台、深化融合三大策略。
聚焦特色产业是小城市科技创新的立足点。阳春不必追求“大而全”,而应深耕优势领域,将产业链与创新链紧密结合。一款温灸贴、一片咀嚼片,都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创新格局。对于阳春来说,“5+2+N”现代化产业体系、八大精新特优农业产业,便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抓手。
搭建轻量化创新平台是破解资源约束的关键。省博士工作站、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投资不大,却能有效集聚创新要素。阳春可继续建设一批“小而美”的创新载体,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创新空间。
深化产学研融合是小城市借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与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共享科研设施和知识产权,能够有效弥补本地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的短板。阳春要敢于打破地域界限,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阳春的创新之路,应发掘自身的“小而美”,只要找准自身定位、聚焦特色产业、搭建适宜平台、深化开放合作,同样能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绽放异彩。
撰文:罗天
【作者】 罗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