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阳春新征程

阳春 更新于:2025-01-27 17:15
  • 鸡煲王104501368

    晚霞映照下的阳春市区。龙敏 摄

    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孵化中心。罗天 摄

    工作人员在操作数控机床设备。方勇 摄

    阳春市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受访者供图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总结与展望是这个时刻的重要议题之一。

    1月10日,阳春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春城召开。全会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阳江市委“433”工作安排及阳江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部署2025年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守正出奇、苦干实干,奋力推动阳春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新突破。

    走过2024年,阳春市如同经历了一场“马拉松”。这一年,阳春市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向上向新的姿态,踔厉奋发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回顾2024年,阳春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加快建设的广湛高铁、阳信高速等交通项目,让阳春市“融湾入圈”的脉搏加速跳动;十件民生实事交出圆满答卷,阳春籍运动员勇夺奥运会奖牌、残奥会金牌,温情与感动还历历在目;园区产业蓬勃向“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硕果累累、县镇村面貌日新月异……这些是阳春人难忘的“独家记忆”。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新的一年,如何书写新的精彩篇章?阳春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阳春市将聚力推动“融湾入圈”、实施“百千万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好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方面重点工作,为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阳春新的更大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 罗天

    通讯员 春融 陈达 崔宇婷

    提速度

    全域拥抱“融湾入圈”

    2024年以来,阳春对“速度”的追求从未停息。

    今年1月,省道S539线阳春大道至广湛高铁阳春东站段新建工程“进度条”再度刷新,总体完成率达81%,有望在今年5月完工。据悉,该项目是阳春市区连接广湛高铁阳春东站的交通要道,全长10.557公里,对于串联“公路+高铁”网络,推动阳春市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至关重要。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也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机遇与潜力。阳春市深知,只有全域拥抱“融湾入圈”,进一步缩短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人才、项目、科技等发展资源。

    目前,阳春双坪场址作为阳江机场首选场址获批,广湛高铁阳春段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阳信高速阳春段全速推进,阳春市已形成194.3公里“米”字型高速公路网,“机场+高铁+高速路网”大交通格局更加明朗。

    交通建设的“骨架”与“血肉”日益丰满,让阳春“融湾入圈”的步伐更大、信心更足,推动改革创新、产业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

    抓改革、谋创新、扩开放,发展动能加速集聚。2024年,阳春市推动开展14个方面53个专题调研,深入总结调研成果,细化部署了76条500多项具体任务;深入落实“营商环境年”各项部署,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阳春市春州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评阳江市首个区县级国企公开市场AA评级,稳步推进“一基金三中心”建设;促进外贸量质齐升,预计2024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有序开展春城街道、春湾镇“市—镇扁平化管理试点”,加快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点状供地”改革成为阳江市唯一入选广东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的典型案例,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

    强产业、扩投资、稳经济,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阳春市深入实施“5+2”产业培育工程,招商引资工作、“融湾入圈”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三支突击队”高效运行,超额完成2024年招商引资任务,预计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全国最大阳春坚果加工基地投产,春砂仁、阳春坚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省第一,鳜鱼孵化苗种产量占全国总量七成以上;打好“景区升级改造农文商旅体融合IP打造”组合拳,新增一批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入库级)、特色村以及省级“金字招牌”乡村酒店民宿,打造竹文化·春风竹里(高流河墟)等主题驿站6个,预计2024年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4.6%、11.9%。

    如今,阳春市改革创新的步子越走越快,该市坚持围绕发展出题目、聚焦改革做文章,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

    建城乡、育典型、促共富,“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2024年,阳春市扎实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建成百越池桥等项目,形成市区两江三岸品质空间片区重要节点规划设计成果;7条风貌示范带建设加快推进,“1+10”和“3+26”典型镇村培育建设稳步推进,首批典型镇春湾镇发展勃发新气象。

    敢作敢为、善作善成,让阳春市“百千万工程”的成果更加亮眼。2024年以来,广州美术学院美学赋能阳春乡村建设工作获评“双百行动”首批省级优秀示范案例;该市采取盘活闲置资源“补改投”新模式进行村企合作,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0万元;深入推进绿美阳春生态建设,植树总量占阳江市40%以上,“猪血木公益诉讼保护案”亮相国际盛会,广东唯一案例“乡村学生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猪血木从村落走到城市”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乡村绿色发展先锋行动”优秀案例,中朗、河口镇两个国考断面稳定达标。

    踏上新的征途,阳春市将以更大的决心与勇气,不断突破新的“速度”,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创造更多春天的故事。

    增温度

    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我今年72岁了,在这里吃饭不用钱,菜的味道好、种类多。”

    “便民食堂就开在我楼下,每天来这里很方便。”

    “暖心活动很有意义,能切实为老人服务……”

    热气腾腾的饭菜、暖心的志愿服务、明亮的灶台桌椅、群众满意的笑容——这是近日发生在位于阳春市春城街道广场路的志联便民食堂的一幕。志联便民食堂由阳春市志愿者联合会发起,在阳春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共青团阳春市委员会的指导下筹建运营,为65岁以上长者、65岁以下的贫困人群免费提供餐食,对65岁以下的人群仅收取成本价6元,有效缓解部分长者的餐食困难,以实际行动回应民生诉求。

    阳春民生领域的“温度”,驱散了冬日的寒冷,让群众心头的暖意不断升温。

    1月1日,位于阳春市春城街道春南大道78号的阳春市新政务服务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据了解,阳春市新政务服务中心于2024年12月31日整体搬迁至新址并投入使用,中心共有三层,28个审批部门入驻,设91个窗口,可办理事项达1170项。

    “阳春市以新政务服务中心搬迁为契机,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政务服务质量,升级环境配套,优化功能分区,打造舒适优质的现代化政务服务大厅,推动政务服务全流程优化。”阳春市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政务服务中心“新”在四个方面:一是理顺了征纳互动区、自助办税区,新增了税费争议调解室等多个功能区;二是不动产专区联办窗口新设13个服务窗口,其中有7个为不动产税务联办窗口,比原来新增2个服务窗口;三是企业开办专区设8个服务窗口,除保留原来“特色快办”等窗口外,还新增了自助网办服务区、休息区、阅览区;四是综合服务区设8个服务窗口,可集中受理卫健、烟草、人社等20个部门的业务。

    温暖的故事,在春州大地持续发生着——

    2024年,阳春市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千方百计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增公办学位2280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阳春市中医院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春湾中心卫生院上榜“2023年度中国乡镇卫生院综合竞争力榜单500强”;深化体教融合,阳春籍运动员郭清在巴黎奥运会为阳江市夺取第一枚夏季奥运会奖牌,麦建朋在巴黎残奥会上夺得金牌;统筹发展和安全,阳春市获颁平安广东建设最高奖“平安鼎”,在2023年度法治阳江建设考评中位列建制县(市、区)第一名……

    从教育到就业、从医疗到养老、从交通到安全,过去一年,阳春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宗旨、保平安、优治理,把更多财力用于保障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城市有“温度”,生活更幸福。新一年,民生答卷依旧是阳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诚如阳春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多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新的一年,阳春市将坚定不移抓发展、惠民生,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民生问题,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把群众收入提上来,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此外,阳春市将用心用情抓民生促发展,围绕衣食住行、文教娱乐、医养康护等民生领域,深挖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创新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扩大有潜能的消费、有效益的投资。

    启新程

    全力“破题”开年冲刺

    启航新征程,奋楫正当时。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阳春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发展成效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当前该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短板和困难挑战,如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消费市场有待挖掘、公共服务仍有薄弱环节等。

    风正时济,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阳春市坚定信心谋发展、守正出奇开新局,全力推动阳春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新突破,为2025年“破题”鼓劲加压、谋篇布局。

    聚力推动“融湾入圈”,全面承接大湾区经济辐射。构建高效率交通体系,全力构建“机场+高铁+高速路网”大交通格局;打造高标准营商环境,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加强全方位改革探索,健全“一件事一次办”机制,擦亮“效率阳春、服务阳春、诚信阳春”的营商环境品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融入珠西都市圈一体化,与珠海市香洲区开展产业、科技、市场等多领域合作,跑出对口帮扶协作“加速度”。

    聚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抓特色产业发展,围绕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园区主引擎作用,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大抓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力促风貌提升由“线上出彩”向“面上开花”拓展;大抓市镇村建设,高标准提升县城规划建设水平,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高标准推进典型镇村提标、培育、选树工作;大抓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市直管镇”改革试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强“一基金三中心”,推广农业生产托管、点状供地等优秀改革经验;大抓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各类帮扶机制效能,构建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工作格局。

    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拼出主导产业“新图景”,做优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做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做精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做大中医制药产业集群,做好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争先新兴产业“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智算产业,探索发展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塑造产业平台“新优势”,谋划建设阳春空港经济开发区,加快提升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能级,加强园区孵化载体建设;提升招商引资“新质效”,深入实施“拿地即动工”制度;激活科技创新“新引擎”,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培育科技企业。

    聚力抓好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激发强县富民兴村的内生动力。做好以农兴乡村文章,加快培育八大精新特优农业产业,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打造一批农业特色品牌;做好以文赋动能文章,精心举办高流河墟、重阳古墟等民俗非遗文化活动,加强遗址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利用,整合推动阳春粤剧、根雕、雅石、楹联等传统文化发展;做好以商促消费文章,挖掘经济新增量;做好以旅增收入文章,加快旅游景区升级改造,持续推动凌霄岩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项目;做好以体聚人气文章,精心筹办鸡笼顶越野赛,争取承办省航海模型锦标赛等省级赛事。

    聚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民生“幸福指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生态“绿美指数”,加快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提升社会“和谐指数”,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声音

    阳春各界热议

    市委全会报告

    1月10日,阳春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后,参会代表纷纷表示,他们深受启发、倍感鼓舞,2025年将锚定目标苦干实干,为阳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全会报告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阳春市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对企业的落地建设扶持力度很大。”广东省德利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敏敏表示,她对今年阳春的发展充满信心,作为广东省的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德利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推动食品安全加工设备更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争取2025年公司产值破亿。

    “全会释放了很多政策利好,我们把鳜鱼产业做强做大更有信心了。”阳春市天顺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敖道建说,阳春市举办了两届鳜鱼产业大会,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鳜鱼苗生产基地,作为当地鳜鱼产业链企业,他将讲好阳春鳜鱼故事、打响阳春鳜鱼品牌,更好地发挥联农带农作用。

    广东恒达粮油储运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彦球认为,全会报告很贴合阳春实际,对企业发展也具有指导作用。2025年,广东恒达粮油储运有限公司将积极发挥带动农民的作用,推动丝苗米种植面积翻倍,同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产品营销、品牌宣传等,以实际行动为阳春发展贡献力量。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