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80338036
#晒出家乡的好风景#
阳春市高流河古墟位于阳春市合水镇高流河畔,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极具民俗特色的集市,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高流河墟创始于岭南圣母冼夫人和阳春太守冯仆,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58年(陈永定二年),截至2025年已有1400多年。古高流墟原名叫“高僚(音老)墟”,据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16年本阳春县记载,那时古高僚墟已改名为高流墟,截至2024年已有400多年历史。它原是高凉俚僚人的野集,阳春郡境生产的铜、铁、竹、木器具一年一度在集上交流。相传这里是冼太夫人屯兵的地方,初五前允许官兵们的家属探望,亲属们大多用箩筐装东西来,回家时在河水中清洗箩筐,发现竹器制品不会被虫蛀,之后人们就把这天定为墟期。
墟期与地点
圩期为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地点在阳春市区之北12公里处高流河的河滩上。
活动特色
文化活动丰富:近年来,阳春市围绕高流河墟举办非遗文化系列活动。2025年5月30日,“千年古墟·文脉传承”阳春高流河墟非遗文化系列活动在合水镇高流河畔启动,有舞龙、冼夫人巡游、武术醒狮、采茶舞、瑶族长鼓舞、竹器展示、 “春花花”文创展示、 “百千万工程”成果展示等八大文化主题方阵巡游队伍依次登场;高流河水上舞台还上演大型舞台剧《千年传承——高流河墟盛景》,让观众沉浸式了解高流河墟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2023年农历五月初四还举行了岭南圣母冼夫人纪念活动、高流河墟冼夫人主题文化飘色巡游,古代情景粤剧《冼夫人赐福》和现代情景舞蹈剧《集市嬉戏》等文化活动。
竹器交易为主:“高流古墟”摆卖的主要是木、竹、草编制品,尤其是竹艺制品是重头戏。美轮美奂的各色竹木藤编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大部分是由当地编织师傅纯手工编织,原材料选用当地优质毛竹。2025年还有商家特意为高流河墟研发新竹器,如几十年老竹子做成的“煮饭神器”、清凉透气的竹枕头、竹子打造的小船等。相传,在这里购买的木、竹器放进高流河泡浸过,就会永不被虫蛀。



